(第 501 篇) 一開始會停嗎?  於 2010/5/27 下午 01:50:00 說: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如果金融機構也賣毒奶粉?

引用Next-我還在: 1919~2008

引用文章從小自己就想當一個與世無爭的哲學家喔...
回應好友:板主回覆:2008-09-24 11:30:02 
重點是要我們小心
有一些特定訊號會告訴我要跑...而且一定要跑而已!
不是說他壞就要跌或不能漲
信扁信馬的就別做期
懂嗎!?
昨天下班前也寫了篇文談gs
但是先保留吧....等偶嘎完綠蛆...好嗎
ㄏㄏㄏ
開玩笑一下
^_^

高盛大摩獲准混業經營 華爾街投行神話作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3日 10:50  經濟參考報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於當地時間21日晚宣佈,已經批准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後倖存的最後兩大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美聯儲同時表示,根據法律,該決定要在5天的等候期後才能最終生效。

這是繼今年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之後,美國金融危機中的又一個劇烈變化。至此,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格局被徹底打破,美國金融機構正面臨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

主動要求轉型

根據美聯儲的決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以後將混業經營,一方面它們可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吸收存款,另一方面還可以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永久享受從美聯儲獲得緊急貸款的權利。這兩大融資條件,將有效幫助它們渡過目前的難關。

另外,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銀行控股公司轉型期間,為了增強對它們的流動性支持,美聯儲授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向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美林在美國的經紀商子公司發放信貸。美聯儲還授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向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林三大投行的駐倫敦經紀商子公司發放信貸。

同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從此也將接受美聯儲和其他監管機構更為嚴厲的監管,並須滿足新的資本金充足率要求,盈利水平也可能遠不及從前。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商業銀行模式可能致使利潤空間收窄,兩家投行仍主動要求轉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流動性嚴重不足。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指出,從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這麼快變身看,它們的虧損要比外界預想的更大,這迫使它們必須盡快採取應對措施。

高盛表示,接受美聯儲的監管是恰當的,而且就保護和擴大業務網絡而言,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尋求身份轉變是為了給公司提供最大限度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在金融市場遭受飛速和深刻的變化時繼續尋求新的業務機會。建行研究部高級經理趙慶明指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後,它們的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資金成本下降,流動性風險降低。

據悉,目前高盛旗下已經有兩家活躍的吸納存款的機構:高盛銀行(美國)和高盛銀行(歐洲)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銀行共持有超過200億美元的客戶存款。

投行神話終結

「大摩和高盛的決定,標誌著以往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前主席威廉·伊薩克感歎道,「這個消息糟透了。要知道,這些敢於冒風險的華爾街投行曾經幫助創造了美國經濟的太多輝煌。」

過去數十年間,憑借大膽「賭錢」行為和舉債經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成為華爾街同行妒忌的對象。它們利潤豐厚,商業活動屢屢登上媒體頭條,為全世界企業和政府的併購、招股、重組等經濟活動提供咨詢,相對較少受監管層干預。不過,這種冒進模式在過去數星期分崩離析。鑒於投行大力擴張的債券業務「深不可測」,信貸危機蔓延使投資者對投行的賺錢方式失去信心。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22日表示,高盛及摩根士丹利是兩家僅存的投資大行,它們的轉型標誌著投資銀行年代終結,相信未來環球金融市場將更穩定,中小投資者將從中受益,因為這兩家銀行短期可能會以高息吸引存款,從長遠而言則要減少投資高風險產品。趙慶明指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使華爾街金融機構變為進一步的混業經營。

但趙慶明同時提醒,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轉型說明,業務比較單一的金融機構更容易受到經濟週期或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因此專業性的金融機構應該加強風險管理、擴大業務範圍並實現收入多元化。對中國的金融市場來說有兩點值得借鑒,第一就是要避免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第二就是我國金融機構應該盡可能實現多元化經營,盡可能加快推進混業經營。

多米諾骨牌效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鮑泰利指出,美國金融市場淪落到這種地步,與美國金融機構的投機性太強有關。此外,由於金融創新,大量金融衍生品進入市場,而許多投資者其實並不清楚這些金融工具的風險性,這就埋下了重大隱患。

美國金融監管也存在監管不力的問題。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指出,美國金融體系存在不透明性,金融機構和個人的借貸大大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必然會導致問題出現。此次五大投行深陷困境的一個突出原因,就是資產負債率太高,因此當次貸危機愈演愈烈時,它們就很難倖存下來。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隨著危機進一步加劇,可能有更多金融機構成為新的犧牲品。在這場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前,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大膽應對措施。除了美聯儲大幅注資、政府接管多個金融巨頭外,美國財長保爾森20日還公佈了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劃。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政府此舉將會給市場以喘息機會,從而使美國金融市場逐步恢復穩定。儘管救市有違自由市場經濟理念,並可能帶來「道德風險」問題,但曾參與1979年克萊斯勒公司救助計劃的美國前政府高級官員羅格·阿爾特曼表示,美國正處在「危險的金融環境」中,政府此舉勢在必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政府將能從這些大膽投資中獲益。

陳志武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政府對動盪的金融市場採取干預措施,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他還認為,從目前看,美國的這一龐大救市計劃將會幫助一些金融機構走出困境。但他同時也表示,布什政府是否需要推出這麼龐大的救市措施則有疑問。...

雷曼兄弟若是像山東省的工廠一樣,生產毒奶粉銷售給世界各地而倒閉!
已收歸國有的;二房、AIG、甚至FED也接受GS跟MS主動要求,轉型成一般商業銀行的要求!(猶記得這篇: 從小自己就想當一個與世無爭的哲學家喔...那時,自己寫blog文還真的粉生澀粉嫩的嫩B咧...囧xd
那他們之前賺的分的呢?怎麼不拿出來一起算給全體美國納稅人?

屁眼想也知道山東毒奶粉工廠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申請國賠啊!
金融機構包裝行銷(餵養)給你我的,風險自負!不是嗎?你們都知道了啊!?
那些金融鉅子(經營者)自己做莊,有獲利就算了;財迷心竅還自己下去賭(買一堆)!
沒錢爆了!倒閉怪誰?
世上包贏包穩的事都給他們遇上了,真屌!對不?

追蹤閱讀:(如今看來這堆Murmur...有點好笑、害羞
再見3500億
50,316億
是開始還是結束?
6232以來21個月最強空力!!!
AIG次級房貸損失恐高達98億美元
電話響個不停
人生愛佳在,勿早知
轉貼~這 100位最會賺錢的經理人,平均年收入達 1.2億英鎊(約80億台幣/年)
這十幾年也沒看到他(她)存下幾毛錢?
台灣10大財經新聞
理財·謊言·大黑幕 一個1兆2000億元的投資陷阱(今週刊)
客戶投資本金腰斬 連動債破盤 客訴狂湧銀行
華爾街誰的收入最高?(轉貼)
理財達人》駱錦明:不做掛保證生意
1919~2008
雷曼兄弟就是這ㄇ倒ㄉ(轉載)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1 意見:

Next 提到...

華爾街日報評選無恥之徒 投資銀行家居首
中廣新聞網╱董媛瑜 2008-12-29 17:56 調整字級:
《華爾街日報》評選出2008年華爾街10大厚顏無恥人物或財團,結果前納斯達克主席馬多夫以詐騙投資人500億美金,高居榜首。第2名是美國銀行首席執行長路易斯。第3名:美國國際集團(AIG)。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長路易斯曾說,不贊成救助汽車業,但美國銀行自己卻從財政部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裡拿到了150億美元,而不必對債務結構、工作規章和人員薪酬進行大規模調整。

第3名:美國國際集團(AIG),在聯邦政府砸下1200億美元對AIG)救助之後,不到一周,AIG就安排管理人士到加州一處奢華的度假地開會,花掉納稅人44萬美元。

總之,華爾街是個「自負和貪婪」的地方,在市場崩塌時,人性的醜陋一覽無遺。這些名列榜首的人,當年都是「喊水會結凍」的人物,現在卻變成人人喊打的落水狗。